廠家(產地)宇碩
銷售方式自產自銷
加工級別注塑級
用途級別電子電器部件
產品規格25KG/包
用途分配
各國用于制品占總消費量的50%,主要用作汽車、電器的零部件,各種容器、家具、包裝材料和器材等;薄膜占8%~15%,聚丙烯纖維(中國習稱丙綸)占8%~10%;建筑等用的管材和板材占10%~15%,其他為10%~12%。中國目前用于編織制品的量占40%~45%,其次是薄膜和制品占40%左右;丙綸及其他占10%~20%。 [4]
我國主要將聚丙烯這種材料應用在食品包裝、家用物品、汽車、光纖等領域。我國使用聚丙烯的領域是編織袋、包裝袋、捆扎繩等產品,約占總消費的 30%。近年來,隨著聚丙烯注塑產品和包裝膜的發展,聚丙烯用于織造產品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還是其聚丙烯消耗多的區域。注塑產品是中國*聚丙烯消費領域,占總消費量的 26% 左右,它也是未來聚丙烯需求量的地區之一。國產聚丙烯的另一個主要消費領域是薄膜,占總消費的 20%左右,主要是BOPP(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薄膜。在未來的幾年里,紡織產品的比例將逐漸下降,而注塑產品、管材和板材的比例將會增加,根據對聚丙烯行業發展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對聚丙烯的需求量有可能達到2370萬噸左右。紡織產品、注塑產品、薄膜仍是我國聚丙烯的主要需求領域,而管材、板材、纖維等領域的年度需求增長迅速,國內對聚丙烯的需求也迅速增長。高速繪圖BOPP薄膜、管材、薄無紡布、高透明食品容器等特種材料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7]
機械及汽車制造零部件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可以直接制造或改性后制造各種機械設備的零部件,如制造工業管道、農用水管、電機風扇、基建模板等。改性的聚丙烯可模塑成保險杠、防擦條、汽車方向盤、儀表盤及車內裝飾件等,大大減輕車身自重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6]
電子及電氣工業器件
改性的聚丙烯可用于制作家用電器的絕緣外殼及洗衣機內膽,普遍用于電線電纜和其他電器的絕緣材料。采用重量份數的均聚聚丙烯60~80份,乙烯-乙烯醇共聚物20~40份,相容劑(聚丙烯馬來酸酐接枝物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反應物)1~10份,于170℃~190℃條件下混煉制成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韌性,其沖擊強度高達210J/m,具有較高的氣體阻隔性能,透水蒸汽速率接近2000g·μm/(m2·24h)。在制備阻隔性薄膜時,可采用傳統的制膜工藝進行生產,工藝較為簡單,生產的成本較低。 [6]
建筑業
聚丙烯纖維是所有化學纖維中是輕的,其密度為(0.90~0.92)g/cm3,具有強度高、韌性好,耐化學品性和抗微生物性好及價格低等優點,用玻璃纖維增強改性或用橡膠、SBS改性過的聚丙烯被大量用于制作建筑工程模板發泡后的聚丙烯可用于制作裝飾材料。 [6] 在地震發生時,聚丙烯纖維陶?;炷恋钠茐男螒B為塑性破壞,無碎塊剝落。選用聚丙烯纖維陶?;炷帘人靥樟;炷?安全。 [6]
農業、漁業及食品工業
聚丙烯可用于制作溫室氣蓬、地膜、培養瓶、農具、魚網等,制作食品周轉箱、食品袋、飲料包裝瓶等。與廢舊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反應性共混制成多功能廢舊PET,將多功能廢舊PET與聚丙烯原位成纖復合制成的原位成纖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廢舊PET形成異形微纖、廢舊PET微纖與PP基體樹脂間形成適度柔性強結合的界面等結構特征,廢舊PET與PP復合制備的原位成纖復合材料的韌性剛性均比PP明顯提高,力學性能的重現性相當好。將我國每年大量產生的廢棄物即廢舊PET資源化,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6]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擁有廣袤的海洋灘涂,具有典型的鹽漬土特征。有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協同3種牧草對濱海鹽漬土區實施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下施用PAM。對3種牧草均有促進土壤提高抗侵蝕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施用PAM可減少土壤侵蝕量,提升雨水截留量;**考慮低劑量(1g/m),其單位質量PAM的水土保持效益,可減少年侵蝕量42.8%~46.7%,可抑制土壤騰發總量28.7%~40.4%,土壤水分散失量5.0%~12.4%,降低水分散失率1.83%~3.25%,促進土壤持水能力上升;在牧草生長初期。提升雨水截留量16.5%~33.8%。PAM的協同作用有利于抑制土壤騰發的產生和加強雨水截留能力。 [6]
紡織和印刷工業
聚丙烯是合成纖維的原料,丙綸纖維被廣泛用于制作輕質美觀的**紡織用品,應用聚丙烯材料印刷出的畫面特別光亮、鮮艷、美觀。 [6]
其它行業
在化學工業中,聚丙烯可以應用于制備各種耐腐蝕的輸送管道、儲槽、閥門、填料塔中的異型填料、過濾布、耐腐泵及耐腐容器的襯里;在醫面可用于制作器具;聚丙烯還可以通過接枝、復合和共混工藝,實現在能源領域的開發應用。 [6]
廢舊PP再資源化技術編輯
聚丙烯(PP)是目前*通用塑料,隨著建筑、汽車、家電和包裝等行業的發展,廢舊PP成為近年來產量較大的廢棄高分子材料之一。目前,處理廢舊PP的途徑主要有:焚燒供能、催化裂解制備燃料、直接利用和再資源化??紤]處理廢舊PP過程中的技術可行性、成本、能量消耗和環境保護等因素,再資源化是目前常用、有效和為提倡的處理廢舊PP途徑。 [14]
由于使用過程中受光、熱、氧和外力等因素影響,PP的分子結構會發生變化,制品變黃、變脆、甚至開裂,導致PP韌性、尺寸穩定性、熱氧穩定性和可加工性等明顯變差,直接使用廢舊PP制造制品難以滿足加工和使用過程的要求。 [14]
因此,廢舊PP再資源化技術不斷發展,采用與其他聚合物合金化或與填料復合化,可明顯改善廢舊PP的加工性能、熱性能、物理和力學性能,實現廢舊PP的**化。 [14]
合金化
合金化是將廢舊PP與其他高分子材料進行混合,制備宏觀均勻材料的過程。通過選擇不同高分子材料合金化,能夠改善廢舊PP加工性能、物理和力學性能,如采用彈性體可明顯提高廢舊PP的沖擊韌性。 [14]
有研究廢舊PP/RU復合膠(天然橡膠和丁苯橡膠各占50%)共混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熱變形行為,發現先將RU復合膠塑煉成細小橡膠顆粒,使其均勻地分散于廢舊PP連續相,可明顯提高廢舊PP的沖擊強度和斷裂伸長率,但會導致PP剛性和耐熱變形性降低。 [14]
由于絕大多數彈性體與廢舊PP不相容,界面黏結較差,在加工和使用過程存在相分離,影響其性能。為改善廢舊PP合金界面相容性,增強界面黏結,許多學者開展了廣泛研究,發現了兩種能增強共混材料的界面黏結,提高共混材料的儲能模量、損耗模量和體系黏度的增容劑。 [14]
硫化劑可提高共混材料的沖擊與拉伸強度、熔體黏度、斷裂伸長率和延展性; 過氧化物交聯劑的加入還能進一步改善共混材料的相容性,提高共混材料沖擊和拉伸強度,但導致斷裂伸長率略有下降。 [14]
復合化
復合化是將廢舊PP與非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備復合材料的過程,是實現廢舊PP**化、功能化的主要途徑。廢舊PP復合化可改善其剛性、強度、熱學、電學等物理與力學性能,降低成本等。 [14]
按照填料成分可分為無機填料和有機填料。

PP供需現狀
由于我國聚丙烯的供需差距較大,近年來,大多數新的大型煉油、乙烯聯產項目和煤烯烴項目都配備了聚丙烯裝置,因此,未來中國聚丙烯產能將大幅增加。同時,還需要考慮那些小型的落后聚丙烯安裝技術,尤其是間歇式小體法裝置將被逐步淘汰,估計等到2025年聚丙烯在我國的生產能力將達到*高的水平。

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應而成的聚合物。系白色蠟狀材料,外觀透明而輕。密度為0.89~0.91g/cm3, [1] 易燃,熔點165℃,在155℃左右軟化,使用溫度范圍為-30~140℃ [2] 。在80℃以下能耐酸、堿、鹽液及多種的腐蝕,能在高溫和氧化作用解。聚丙烯廣泛應用于服裝、毛毯等纖維制品、器械、汽車、自行車、零件、輸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產,也用于食品、藥品包裝。

PP物理改性
在混合、混煉過程中向PP(聚丙烯)基體中添加有機或無機助劑等得到性能優異的PP復合材料,主要包括:填充改性、共混改性等。 [12]
(1)填充改性
在PP成型過程中,將硅酸鹽、碳酸鈣、二氧化硅、纖維素、玻璃纖維等填料填充于聚合物中,達到PP耐熱性提高、成本降低、剛性提高、成型收縮率降低等,但PP沖擊強度、伸長率也會隨之降低。玻璃纖維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晶須,價格低、絕緣好、耐熱強、抗腐好,機械強度高,應用比較普遍,經玻璃纖維填充改性的PP性能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是玻纖添加量達到30%左右時,材料的機械性能才能有明顯的提高;添加量過大時會導致部分玻璃纖維得不到充分浸漬,使聚合物基體與玻璃纖維界面的結合性能變差,導致復合材料的力學強度下降,并且隨著玻璃纖維添加量的增加復合材料的流動性能降低,導致PP成型加工工藝性能困難。 [12]
(2)共混改性
將PP(聚丙烯)與聚乙烯、工程塑料、熱塑性彈性體或橡膠等共混,達到提升PP性能的改性方法。共混改性是在密煉機、開煉機、擠出機等加工設備中完成,工藝過程易調控,生產周期短、耗資少,可改進PP的著色性、加工性、抗靜電性、耐沖擊性等多種性能。聚合物共混可以綜合各組分的突出性能,彌補各組分性能上的不足,共混物綜合性能明顯提升,但共混改性PP的耐低溫性、耐老化性仍然不甚理想。共混改性時,剪切力可能導致一部分大分子鏈被切斷形成自由基并形成接枝或嵌段共聚物,這些新的共聚物也可以有效的對PP起到增容作用。 [12]
PP改性技術使得復合材料機械性能得到成倍的提升,極大的拓展了PP應用領域,提高了制品的性價比,推動了PP的工程化進程,也使得PP從通用塑料拓展應用于工程塑料領域,大大拓寬了它的應用范圍。近年,PP改性技術的研究發展迅速,越來越多新型技術應用于PP改性,PP綜合性能提升明顯、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12]
(3)增強改性
纖維狀材料加入到塑料中,可以顯著提高塑料材料的強度,故稱之為增強改性。大徑厚比的材料可以顯著提高塑料材料的彎曲模量(剛性),也可以將其稱之為增強改性。 [11]
PP(聚丙烯)的增強改性中應用的增強材料主要是玻璃纖維及其制品,此外還有碳纖維、有機纖維、硼纖維、晶須等。玻璃纖維增強PP中,用得較多的玻璃纖維為無堿玻璃纖維和中堿玻璃纖維,其中無堿玻璃纖維的用量。玻纖的直徑控制在6~15μm范圍內,玻纖的長度必須保證在0.25~0.76mm,這樣既能夠保證制品性能,又能使玻纖分散良好。一般認為制品中的玻纖長度大于0.2 mm時才有改性效果。玻纖含量(質量分數)在10%~30%為佳,*過40%時性能下降。另外,添加有機硅烷類偶聯劑能使玻纖和PP兩者形成良好界面,提高復合體系的彎曲模量、硬度、負荷變形溫度,特別是尺寸穩定性。 [13]
由于玻纖增強PP可以提高機械強度和耐熱性,且玻纖增強PP的耐水蒸汽性、耐化學腐蝕性和耐蠕變性都很好,在許多場合可以作為工程塑料使用,如風扇葉片、暖風機格柵、葉輪泵、燈罩、電爐和加熱器外殼等等。 [11]
聚丙烯在生產數量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在性能上不斷出新,使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變化,近年來或者通過在聚合反應時加以改進,或者在聚合后造粒時采取措施,有一些*具特性能的聚丙烯新的品種問世,如透明聚丙烯、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等。 [11]
透明改性
PP(聚丙烯)的結晶是造成不透明的主要原因,利用急冷凍結PP的結晶趨向,可以得到透明的薄膜,但有一定壁厚的制品,因熱傳導需要時間,芯層不可能迅速被冷卻凍結,因此對于有一定厚度的制品不能指望用急冷的辦法提高透明度,必須從PP的結晶規律和影響因素入手。 [11]
經一定技術手段得到的改性PP,可具有優良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澤度,甚至可以和典型的透明塑料(如PET、PVC、PS等)相媲美。透明PP*為優越的是熱變形溫度高,一般可**110℃,有的甚至可達135℃,而上述三種透明塑料的熱變形溫度都**90℃。由于透明PP的性能優勢明顯,近年來在全球都得以迅速發展,應用領域從家庭日用品到器械,從包裝用品到耐熱器皿(微波爐加熱用),大量使用。 [11]
PP的透明性提高可通過以下三種途徑:
(1)采用茂金屬催化劑聚合出具有透明性的PP;
(2)通過無規共聚得到透明性PP;
(3)在普通聚丙烯中加入透明改性劑(主要是成核劑)提高其透明性。
http://www.tuoalovea.com